当前位置: 澳门威尼斯人官网,澳门威尼斯赌场>要闻动态>今日重庆

重庆民政 坚守为民服务初心 擦亮幸福生活底色

发布时间:2025-05-06 07:09
发布时间:2025-05-06 07:09
字号: [小] [大] 【打印正文】
分享到:

“益启星动·愿暖如星”微心愿交付现场

150余万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兜住兜牢;在中西部地区率先基本建成三级养老服务网络;在省级层面突破开展林地墓地复合利用;积极培育科技类社会组织……时下的重庆,民政系统不断健全基本民生保障制度,着力加强普惠性、基础性、兜底性民生建设,各项民政工作正不断取得新进展新成效。

一直以来,重庆民政牢固树立“民政为民、民政爱民”工作理念,聚焦民生保障、养老服务、社会救助、儿童福利、社会组织管理等领域,让人民群众高品质生活获得感成色更足、幸福感更可持续、安全感更有保障、认同感更加强烈,全面提升民政工作整体效能和辐射能级,持续推进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。

筑牢基本民生保障

回应群众急难愁盼

“多亏了民政干部主动上门,我们一家才熬过了去年的难关!”近日,铜梁区巴川街道和平社区的蒋大姐提起去年的遭遇,依旧眼眶泛红。

去年7月,她的丈夫在工地突发脑梗,高昂的治疗费用几乎压垮了这个四口之家。正当全家陷入绝望时,民政专干当天便带着政策上门,协助其申请低保、助学金和学费减免。一个月后,1952元低保金到账,大女儿的大学助学金、小儿子读书费用减免也同步落实。

今年以来,市民政局创新推进2025年“精准保障”行动,从群众视角出发推行社会救助“一件事”,不断加强业务协同、系统对接、数据共享,已经实现8个部门、14类事项联办,申办联办事项196万件次318万人次,困难群众获得感大幅提升。

让救助从“被动等待”变为“主动出击”折射出重庆民政合力织密“兜得住、兜得准”民生保障网的不懈努力。近年来,市民政局在解决群众生活小事中做好为民爱民大文章,全市区县级社会救助服务联合体实现100%全覆盖,健全完善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预警指标体系,有效保障76.85万城乡低保、17.7万特困供养人员基本生活,农村低保标准位居西部第一。

儿童是祖国的未来、民族的希望。市民政局在全国率先将城镇留守儿童纳入关爱保护体系,建立并落实集中供养、社会散居孤儿和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基本生活保障标准自然增长机制,集中供养孤儿、社会散居孤儿基本生活保障标准同比分别增长13.7%、15.7%,惠及儿童1.2万名。创新开展“童心相伴”困境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关爱服务,惠及儿童16万人次。

关心关爱困难群体,分层分类实施救助帮扶,全市基本民生保障更加有力,一件件民生实事落到实处,不断回应群众急难愁盼。

优化社会事务管理

持续增进民生福祉

近日,走进位于涪陵区的国家AAAA级景区美心红酒小镇,这里通过打造“景区嵌入式”养老院,多个主题乐园区域为老人们提供了亲近自然、享受“慢旅游”的绝佳机会。

在健身中心锻炼身体,在书画室挥毫泼墨,在音乐教室一展歌喉……景区还会定期举办各类文化活动,积极鼓励老人们参与其中丰富精神生活,探索出一条“养老变享老、消费带亲情”的新路径。

近年来,全市大力构筑“十五分钟养老服务圈”,建设养老服务设施1.2万余个,打造老年食堂1695个,提前完成“十四五”适老化改造目标任务。丰富养老业态,完善养老产业链,增进老年人福祉,不断促进银发经济发展,初步形成事业带动产业、产业支撑事业发展的良性循环机制。

为提升基本社会服务质效,全市创新开展“婚姻登记+改革、经济、文化、服务、数字”融合服务,上线“公民婚育一件事”集成办理服务,持续实施“家和计划”婚姻家庭社会工作服务,推动涉外婚姻登记档案查询川渝通办,顺利完成国家婚姻登记信息系统电子文件归档与管理试点评估验收,举办首届川渝集体婚礼,指导江北、大足、武隆等区县因地制宜建设15个特色婚姻登记场所或结婚登记户外颁证点,引导形成简朴文明时尚婚恋新风。

在殡葬服务改革领域,全市积极开展公益性公墓林地墓地复合利用建设试点工作,全市火化殡仪馆实现全覆盖,城市公益性公墓增至29个,农村公益性公墓增至258个。推进“公民身后一件事一次办”,建成全市殡葬服务机构信息管理平台,将“逝有所安”数字应用系统纳入全市数字化应用建设“一本账”,推动提高殡葬管理数字化水平和群众丧事办理效率。

完善社会治理机制

提升公共服务效能

去年11月,在南岸区弹子石街道的支持下,弹子石社区发展基金举行“益启星动·愿暖如星”微心愿交付仪式,爱心得到更广泛传递。

弹子石街道依托重庆市慈善联合总会设立的弹子石社区发展基金,先后策划实施“微光弹子石”“社区合伙人”“家园助力捐”系列社区公益项目,实现“城市有变化、居民有感受、社会有认同”的目标。

近年来,我市深入践行“善满山城”行动,建成公益慈善服务联合体14个,着力构建城乡社区慈善服务活动支撑体系,打造社区慈善服务场景274个,设立社区慈善基金1104个,帮助解决群众身边“小急难”问题1.5万余个。

中国式现代化,民生为大。我市健全完善社会治理机制,做好基层治理工作,民政领域的“小切口”改革为民政服务对象带来了极大的便利。

推动社会组织成为全市创新基层社会治理的有力支撑,我市围绕“33618”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和“416”科技创新布局重点领域,全市新培育社会组织751家。探索试点打造10个社会组织服务联合体,持续开展行业协会商会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“十个一”专项行动,成功举办川渝社会组织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大会,积极引导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振兴和东西部协作,全市各级各类社会组织面向高校毕业生发布招聘岗位5430个。

为深入推进“乡村著名行动”,彰显“地名价值”,我市率先联合出台《实施“地名+”行动助力乡村振兴工作方案》《澳门威尼斯人官网,澳门威尼斯赌场进一步加强和规范乡村地名管理工作的通知》。2024年4月以来,命名出行路、畅通路、资源路、旅游路等村道9288条,采集乡村地名和采摘园、农家乐等兴趣点9.8万余个,整合打造乡情馆、村史馆1394个,讲好地名故事293个,助力培育“地名+文旅、美食、产业”等公共品牌1908个,进一步助力提升乡村建设、乡村治理以及产业发展水平。

我是“渝快小宝”
点击我,为您语音播报

您即将离开“重庆市人民政府网站”